免費法律咨詢熱線: 400-098-5616 請輸入您的電話, 立即免費咨詢專業(yè)拆遷律師
“原告”變“被上訴人”幾申幾訴,法院秉持正義捍衛(wèi)法律權威,區(qū)政府屢屢受挫不服判決,從三門峽市中級人民法院到河南省高院,創(chuàng)為律師帶著師女士一路“披荊斬棘”終得佳音!
忐忑征收路
2014年11月,師女士房屋所在的街道被規(guī)劃改造征收,由于對征收補償有爭議,師女士并沒有和征收方達成協議。2015年10月評估機構開始了房屋面積評估。2016年9月測量機構又對師女士的房屋進行了測量公示,同年10月征收方給師女士送達了告知書并在當地進行了公示,公示面積200余平米,測量面積被打折,如晴天霹靂一般對師女士“當頭棒喝”,“那少了一半的測量面積難道是憑空消失了么?”于是當即提出了復測,經過復測,測量機構和征收方并未將測量結果以書面形式告知師女士,被“藏起來”的面積對于師女士來說成為了一個謎。
2016年底,評估機構針對測量面積給出了評估價格,“開玩笑,17萬夠干什么?這怎么就越拆越少了呢?面積打折、補償壓低,這叫我們怎么支持征收工作?這樣安置我們是搬還是不搬?打死都不同意!”師女士給創(chuàng)為律師感嘆當時的自己百感交集,于是提出了復核申請。2017年拆遷評估機構復核結果僅僅比原評估多出了7000元,還沉浸在無厘頭的面積測量和評估價格感傷的師女士沒回過神,師女士400余平米的18間房屋便被強制拆除了,翻倍的打擊讓師女士欲哭無淚。義憤難平的師女士通過對征收的查詢了解,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并且維權方案詳盡獨到的創(chuàng)為律師。
之前,在創(chuàng)為律師的咨詢指導下師女士對房屋拆除前后的照片留存成為了關鍵證據,接到委托后便結合師女士的房屋以及征收事實描述為其分析了維權的幾個方向。
在創(chuàng)為律師往一線現場考察和留證分析后,便召開了維權研討會,并制定了相應的維權策略。針對沒有拆遷安置補償協議被強拆的房屋相繼展開了猛烈的訴訟攻勢:
首先,對征收方提出的補償面積和補償金額提出異議,針對師女士收到的征收補償決定,創(chuàng)為律師申請撤銷。
法院認為
A、事實不清、證據不足:1、師女士對測繪有限公司提出了測繪異議后,沒有證據顯示其是否重新作出了復測報告并告知,即被征收面積處于不確定,不任何的狀態(tài)。2、評估機構進行復核后,評估報告評估依據并未變化,但建筑面積和總面積構成發(fā)生了變化,且無變化依據。
B、程序瑕疵、顯失公正:盡管師女士對入戶測量不配合,但征收方在確定房屋面積過程中并未遵循程序正當和結果公開原則,程序上存在瑕疵,評估報告因沒有合法確定的、唯一不變的房屋面積而失去了公正的前提。
因此對征收方的征收補償決定書予以撤銷。
其次,針對師女士房屋被違法強拆的事實,創(chuàng)為律師請求法院確認強制拆除房屋的行為違法。
法院認為
征收方作出的房屋征收補償決定書在有效的復議、訴訟期間內房屋就被強制拆除的行為違反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相關規(guī)定,也違反了“先補償、后搬遷”的法定程序,區(qū)政府作為征收與補償工作的主要責任人,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區(qū)政府辯稱:強拆與自己無關。證據佐證:強拆現場過程中的照片、出警視頻、出警人員關于現場拆除房屋的描述。)
最后,針對征收方強制拆除師女士房屋的違法行為,創(chuàng)為律師提出了行政賠償之訴,要求征收方因為強拆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賠償。
法院認為
師女士的損失包合房屋損失和房屋內部物品損失兩部分,征收方在未對師女士進行補償的情況下,將其房屋強制拆除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并賠償房內物品的損失,區(qū)政府因違法拆除對師女士造成的損失,應子賠償,對賠償項目、賠償數顆、賠償方式,雙方可協商解決,也可在明確訴訟請求、提供證據后另行起訴。
區(qū)政府不滿一審判決,隨后向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省高院在對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整合后,認定一審判決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當予以維持,所以在2018年6月19日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F案件正處于強拆損失補償的談判階段,創(chuàng)為拆遷律師團乘勝追擊,為爭取拿到合法合理的拆遷安置補償款在和拆遷方周旋,相信一定可以為師女士拿到心儀的結果。
關注方式:
1、掃一掃左側二維碼關注
2、搜索“bjchuangwei”關注